西非棉花

布基纳法索、马里、科特迪瓦和贝宁籽棉产量今年可能都在上升。根据美国农业部外国农业服务局 (USDA-FAS) 的数据,这四个国家占西非棉花产量的 80% 和法语国家西非棉花产量的 90%。

2005/06 年所有四个国家的籽棉产量似乎都有所增加:贝宁(450,000 吨,增加 5.3%);布基纳法索(71.57万吨,上调13.4%);科特迪瓦(308,400,上涨 2.8%);和马里(60 万吨,增长 2.5%)。

2004/2005 年皮棉总产量为 808,432 公吨 (MT),预计 2005/2006 年将达到 869,000 公吨。布基纳法索、贝宁和马里的耕地面积扩大预计产量将增加,原因是降雨量令人满意且可用投入物充足。然而,预计 2005/2006 年科特迪瓦的产量将因耕种面积减少、降雨不足和可用投入不足而下降。

根据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IMF) 的建议,所有四个国家都在采取措施开放其国家控制的棉花行业。西非法语国家的棉花生产是通过建立准政府的半国营棉花公司发展起来的,这些公司在投入品供应、籽棉采购、轧花服务、运输和皮棉营销方面保持着垄断权力。反过来,半国营机构提供了推广服务、社会服务和研究活动。

科特迪瓦和布基纳法索的私有化导致棉花产区的地理分区,私有化的棉花公司保留在这些地区内经营的权利。虽然科特迪瓦的自由化棉花部门允许一组生产商建立他们自己的棉花公司,但布基纳法索通过授予他们 10% 到 30% 私有化棉花公司的所有权,加强了所有生产商的作用。在贝宁,自由化走得最远,因为避免了地理分区,投入分配脱离了轧花厂的控制。贝宁独特的是一个清算所,它在棉花部门的所有实体之间安排和分配信贷,避免资本交易。虽然这四个国家的生产者团体都组织良好并在各自国家拥有政治权力,但贝宁的生产者赋权是四个国家中最薄弱的。马里正试图在 2008 年之前将其国营棉花公司私有化。普遍的看法表明,布基纳法索的私有化是该地区迄今为止最成功的。

热门文章
VIB推出全新农业科技衍生产品彩虹作物,助力开发气候适应性作物品种

目前,布基纳法索是该地区唯一对苏云金芽孢杆菌 (Bt) 棉花进行田间试验的国家。田间试验于 2003 年 7 月开始,与孟山都公司合作,因此,预计 2008 年作物的商业生产将获得批准。在整个试验过程中,布基纳法索一直欢迎对生物技术感兴趣的地区访客。其中,这些邀请已被贝宁的代表接受,贝宁目前的禁令是在立法到位之前禁止转基因产品。除了布基纳法索,马里还联系了孟山都和先正达,表示有兴趣开展自己的现场试验。当前的政治动荡已经转移了科特迪瓦对生物技术的注意力。目前,政府尚未批准《卡塔赫纳生物安全议定书》,一项涵盖生物安全的法案草案已提交国民议会。然而,CNRA(科特迪瓦农业研究所)表示,如果恢复和平并建立法律框架,科特迪瓦将成为生物技术研究的领导者。

乡村胶囊

贝宁:

美国农业部报告称,由于棉花产区雨量充沛且分布均匀、耕地面积扩大、推广服务有效、投入物使用量增加和种子改良以及籽棉付款延迟减少,预计 2005/2006 年棉花产量将增加-FAS。 2005 年的降雨在所有产区分布良好,使农作物可以如期播种。在Collines、Zou、Cuffo和Plateau等地区,早在3月就开始降雨,但到了5月和6月,所有产区的降雨才变得更加规律。在 Borgu、Donga、Alibori 和 Atacora 地区,6 月开始降雨,使播种和作物生长在整个生长季节得以进行。有利的气候和化学投入的可用性允许所有产区的面积扩大。

种子品种H-279-1占栽培面积的98%。 2004/2005 年的总种子供应量估计为 10,668 公吨。根据种植面积,以每公顷 20 公斤 (kg/ha) 的速度种植了 6,288 公吨。剩余的种子用于重新播种、销毁或储存在农民的仓库中。

据报道,2004/2005 年棉花种植面积需要 82,609 吨 NPK(氮、磷和钾)和尿素。然而,供应给农民的肥料数量为 89,946 公吨,总用量估计为 93,050 公吨。这种应用水平是由于不考虑剂量、使用过去的库存以及肥料转向棉花以外的用途,例如粮食作物生产。

棉花面积的杀虫剂使用总量估计为 2,344,122 升或 8 升/公顷,但由于欠债,供应量仅为 2,186,222 升,使用量仅为 6.9 升/公顷。尽管杀虫剂的使用率很低,但 2004/05 年的虫害损失很小。通常使用的三种杀虫剂是硫丹、Binaire Acaricide 和 Binaire Aphicide。

除草剂需求估计为 226,949 升,供应量为 324,621 升,使用量为 324,926 升。并非所有棉花生产商都使用除草剂。

总体而言,约有 4.6% 的耕地面积因投入物不可用以及包括干旱和洪水在内的极端气候变化而被放弃。

布基纳法索:

由于种植面积扩大和降雨充沛,2004/2005 年籽棉产量达到创纪录的约 630,000 公吨。由于生产者对该行业内的营销系统和报酬充满信心,预计 2005/2006 年的产量将再次增加。吸引银行业参与的财务管理、棉花公司的高效运营、与有组织的生产者组织的良好工作关系以及大量外籍人士回国,都增强了生产者的信心。

2004/2005 年,肥料使用量(NPK 和尿素)估计为 102,000 公吨,杀虫剂使用量为 27,000 百升。 2005/2006 年,化肥用量预计为 120,000 公吨,杀虫剂用量将保持在 27,000 百升。

2005/2006 作物投入供应的开标显示尿素和 NPK 的 40% 价格上涨。这一增长归因于石油价格上涨和科特迪瓦局势导致的运输成本增加。其他投入的价格保持不变,除草剂除外,价格有所上涨。

科特迪瓦:

预计 2005/2006 年棉花产量将下降,原因是降雨不足、耕种面积减少、投入品供应不足以及普遍不安全。大部分产区5月初有早雨,但到6月下旬降雨变得不规则且分布不均。降雨不畅对许多产区的作物生长产生了不利影响。自 9 月以来又开始降雨,可能导致棉铃腐烂并对棉花质量产生不利影响。由于棉花公司的财务问题,加上农民的籽棉未付款,导致生产者的投入供应不足和延迟,导致种植面积减少。

2004/2005 年的产量增加,原因是面积扩大、降雨充沛、投入充足以及安全局势相对改善。

马里:

预计 2005/2006 年的产量将增加,原因是降雨量令人满意、投入物充足且面积扩大。 2005 年,5 月下旬的早雨促进了整地。六月初至六月中旬出现了短暂的干旱。从那时起,整个种植和生长期的降雨规律、充沛且分布均匀。由于新生产者的进入和现有生产者的扩张活动,种植面积继续增加。对于 2005/2006 年的播种,生产者及时交付了投入物。

尽管生产者价格很高,但 2004/2005 年的产量有所下降。这是由于播种和作物生长期间种植的低质量种子比例高以及降雨不利。 CMDT(马里半国营棉花公司)向生产者提供从种植到收获的所有投入。

在 2005/2006 作物年度,CMDT 推行优质棉花生产计划作为对抗世界市场价格下跌的唯一方法。采取的措施包括改进植物检疫处理、提早收获和合理安排后续收获时间、收获期间对籽棉进行分类、防止田间污染、改进储存和市场结构、将同一特性的籽棉装入同一集装箱或一起运输,并在市场上永久存在区域技术援助代理。

2004/2005 季开始采取类似的质量措施,使优质籽棉的比例从 2003/2004 年的 44.2% 增加到 60.4%。

隐藏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