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全球作物产量增加
Phillips McDougall 的一份报告显示,随着世界经济体的稳定性受到质疑,影响农用化学品和种子市场的关键因素(如农作物商品价格)的波动性正在增加。
对用于生物燃料的作物的需求增加是导致 2007 年开始全球作物商品价格上涨的关键因素之一。此外,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的经济发展和粮食需求增加也为一手推动商品价格上涨。
2008 年,澳大利亚的干旱和欧洲的不利天气导致农作物价格上涨。次年,小麦和玉米产量下降。 Phillips McDougall 表示,目前,随着农作物商品价格自 2010 年以来持续上涨,波动程度很大。
由于东欧,主要是俄罗斯和乌克兰以及加拿大的小麦、玉米、大豆和油籽作物减产,2010/11年度出口价格继续上涨。根据美国农业部 6 月份世界农业供需估计,目前作物产量趋势显示,2010/11 年度玉米产量估计为 8.2062 亿吨,小麦为 6.4821 亿吨。估计 2010/11 年度玉米和小麦的期末库存分别为 1.1744 亿吨和 1.8426 亿吨。
2011年初,植保市场开始向好。 Phillips McDougall 表示,目前农用化学品价格与 2010 年相当,没有作物短缺。虽然一些分析师担心生产过剩可能导致农作物价格下跌,但美国播种季节后期和其他天气条件已经稳定了农作物价格,并为 2012 年农作物保护市场提供了积极的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