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尼西亚显示出对作物保护的承诺

根据 CropLife Indonesia 执行董事 Deddy Djuniadi 上周在马来西亚举行的 FCI 贸易峰会上提供的数据,预计未来五年大豆、可可、甘蔗和油棕的种植面积将大幅增加。

印度尼西亚是仅次于象牙海岸的第二大可可生产国,与 2010 年相比,2012 年对可可的需求促使农民种植约 50%。可可农民需要大量投入才能使每公顷产量达到与西非国家相当的水平。每公顷将近 15% 的成本(其中大部分是土地和化肥)用于杀虫剂。

近年来,生产者(其中 90% 是小股东)的集约化程度提高导致生产率提高了 40%,更高产量带来的利润鼓励更多小股东选择作物或租用更多土地。
对作物影响最大的害虫是可可豆荚螟和维管束枯死病,它们在过去共造成多达 70,000 公顷的面积减少,并使其他地区的产量减半,这加强了将知识和作物保护技术转移到零散但不完整的地区的必要性作物保护行业潜在的有利可图的群体。

此外,受有利的棕榈油价格和全球食用油需求增加的推动,预计到 2013 年油棕产量将比去年增加 25%。大型棕榈油种植园通常通过合作社或直接从分销网络购买投入品,该行业约有 25% 由小股东农民组成。生产率略低于邻国马来西亚许多种植园每公顷 8 吨毛棕榈油的潜在产量。政府拥有约 15% 的种植园,积极的运动和强化作物的内在需求可以极大地促进作物投入的采用。

该国的甘蔗和大豆产量也在增加。它的橡胶种植园、玉米种植者和专业农民——包括那些种植辣椒、土豆和小葱的农民——仍然是该国的主要作物。当然,大米和玉米仍然是农民和该国粮食安全的重要作物。

热门文章
中国:智能称重助力拜耳生产自动化

编者按:CropLife Indonesia 执行董事 Deddy Djuniadi 在 12 月 6 日于马来西亚举行的 FCI 贸易峰会上全面介绍了印尼农业产业。贸易峰会代表将能够使用他们唯一的用户名和密码在我们的网站上访问完整的演示文稿。

隐藏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