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美国粮食供应进入波动阶段,中国改变采购策略
去年,中国购买了大量美国大豆、高粱和玉米,撼动了美国饲料粮出口市场。借助有利的汇率,中国增加了从美国的采购,以满足其不断增长的生猪产量的饲料需求,并抵消巴西供应的减少。中国对谷物的加速需求预计将继续,尽管其采购模式正在根据美国谷物市场动态发生变化。
根据一个 CoBank 知识交流中心的新报告,美国继续向中国出口谷物的前景依然强劲,这主要是由于猪肉产量预计增长和对饲料谷物的稳定需求。然而,当前的美国粮食供应进入了一个以价格大幅波动为标志的新阶段,而中国正在利用这种波动对自己有利。
“至少在 2021-22 销售年度,中国仍将是美国谷物的积极买家,”他说 肯尼斯·斯科特·扎克伯格, CoBank 首席粮食和农场供应经济学家。 “但粮食价格波动加剧导致中国改变采购模式,等待价格疲软后再承诺额外采购,并为下一个销售年度签订合同。”
中国需求的增加导致谷物价格创历史新高,该价格在 5 月达到顶峰,此后一直极度波动。扎克伯格指出,一段时期的价格波动加剧,加上持续倒挂的期货曲线,意味着谷物升降机和经销商将需要资本纪律和过剩流动性。
到 2021 年为止,美国已经向中国出口了令人瞠目结舌的 5710 万吨 (MMT) 大豆、玉米和高粱。与 2020 年同期中国购买的 15.5 MMT 和 2019 年购买的 7.9 MMT 相比,这是一个巨大的增长。中国已经签订了 10.7 MMT 的新作玉米和 3.0 MMT 的大豆合同,将在收获后交付。并在 2021-22 作物销售年度记录。
扎克伯格说:“除非取消订单,否则这些订单让我们相信,未来六个月美国对中国的饲料谷物出口将继续保持强劲势头。”
自 2020 年 5 月以来,在非洲猪瘟 (ASF) 的毁灭性爆发之后,中国积极购买大豆和玉米作为饲料,以重建国内生猪数量。尽管受 AFS 和 COVID 影响,2019 年和 2020 年中国的生猪屠宰量有所下降,但预计 2021 年屠宰量将大幅增加。美国农业部预计,中国的生猪屠宰量在去年下降至 4.6 亿头后,将在 2021 年攀升至 5.2 亿头。
密苏里大学食品与农业政策研究所 (FAPRI) 走得更远,最近将其对 2021 年中国生猪屠宰量的估计从 5.2 亿头增加到 6.3 亿头,增幅为 21%,这将导致粮食需求出现类似的增长。
过去 40 年,中国人均动物蛋白消费量增长了近两倍,其中猪肉占增长的大部分。中国进口大部分用于猪肉生产的谷物。
扎克伯格说:“猪肉产量稳定、屠宰率上升和货币利好相结合表明,中国对美国饲料谷物的需求将保持强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