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基斯坦:棉花产量下降
美国农业部对外农业服务局将 2007/08 年度巴基斯坦棉花产量预测下调 13%,从 1040 万包降至 875 万包(美国农业部-FAS).
棉花种植面积低于目标,作物受到棉花卷叶病毒 (LCV) 和抗药性粉虱的严重破坏。此外,恶劣的天气条件会影响作物的棉铃大小和重量。非法的 苏云金芽孢杆菌 (Bt) 棉花品种不是为巴基斯坦当地条件设计的,也影响了今年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因此,根据国内登记的最新到达情况,巴基斯坦的进口预测有所上调。由于巴基斯坦的纺织业努力在世界市场上保持竞争力,对美国超长纤维 (ELS) 和陆地棉的需求强劲。
生产
USDA-FAS 目前估计巴基斯坦 2007/08 年度棉花产量为 190.4 万公吨 (MMT),而此前预测为 2.265 MMT,其中大部分减产来自旁遮普邦和信德省的重要棉花种植带。
USDA-FAS 表示,卷叶病毒 (LCV) 在巴基斯坦已成为地方病,影响了今年超过 70% 的作物。虽然科学家们专注于开发一种有效的抗病毒品种,但目前最好的控制措施是使用杀虫剂来对抗病毒的昆虫载体。
此外,在过去两年中,粉虱的入侵越来越多。该昆虫攻击了去年作物的 12% 和 2007 年作物的 30% 至 35%。在巴基斯坦大约 40% 的棉花中种植的非法 Bt 棉花品种旨在帮助作物抵抗棉铃虫等咀嚼昆虫,但对粉虱(一种吸吮昆虫)没有影响。粉虱的最佳控制是通过常规杀虫剂实现的,但用于对抗粉虱和 LCV 昆虫载体的杀虫剂的价格在 2007 年几乎翻了一番,而且供应量很低。
棉花到货和贸易
截至1月1日,棉花到货量较去年同期减少17.75%。轧花厂未售出库存总量仍为 149 万包,而去年为 161 万包。由于产量不足以满足巴基斯坦 1233 万包的消费需求,预计价格将上涨。
棉花进口预计将保持强劲。当地供需缺口约为 350 万包,其中 200 万包为中短绒棉。 2007 年 7 月至 10 月期间,纺织厂和贸易商进口了 87.3 万包棉花,而 2006 年同期为 37.5 万包。国内纺织业需要进口所有等级的棉花,包括来自美国和巴基斯坦的中长纤维品种以及仍然是美国皮马棉的最大进口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