崛起的中国生物科技

编者注: CCM致力于中国、亚太地区和全球市场的市场研究。通过与 FCI 的特殊关系,CCM 定期提供市场更新和对中国及周边地区作物保护市场的洞察。访问 www.farmchemicalsinternational.com 查看 CCM 的其他贡献,包括关于生物技术、生物农药和影响作物保护行业的其他趋势的扩展专栏。

中国占全球22%的人口,却只有全球10%的耕地,不难理解为什么中国急切地想方设法利用好每一寸耕地。生物技术作物育种是一个很好的起点。

生物技术作物育种在中国并不是一个新概念,自 1996 年实施农业生物安全条例以来,中国一直在试验该技术。获得生物安全许可证后,中国培育了 20 多个杂交组合,在抗虫害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绩白饭。

这种生物技术版本比非转基因(转基因)水稻具有更高的产量和更好的质量。 “如果转基因水稻面积占中国水稻总面积的一半,每年可创造$15亿至$18亿的效益,同时农药污染和残留量可显着减少,”黄大方博士说,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员,CCPS(中国作物保护峰会)2011,CCM International Ltd.每年三月在中国举办。

抗虫转基因水稻通过80%减少了水稻育种的农药用量,具有高产和环保的特点,符合当前的需求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热门文章
印度:毒死蜱生产和使用获得特定豁免

面对水资源短缺和污染、自然灾害和耕地供应减少的挑战,转基因作物育种将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

九分之一的中国农民靠低于国际贫困线的收入挣扎求生,因此中国官员制定了到 2015 年创造 100 万个新的生物技术工作岗位的目标。

这不是一个空洞的承诺。国务委员刘延东 6 月在 2011 年国际生物经济大会上表示,未来五年生物技术将成为中国的支柱产业,政府已拨出 $3080 亿元资助该倡议。

隐藏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