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多种市场力量改变行业结构,农业化学市场出现缺口 很快,许多公司就填补了这一空缺,这些公司不专注于发现新药,而是专注于高效生产和营销不再受专利保护的分子。这些公司差异很大,它们可能通过在服务不足的市场获得仿制农用化学品的注册、从专利持有者手中购买产品的权利,或者简单地以低于原始供应商的成本制造和销售产品来指导其业务。这些公司唯一的相似之处是它们的商业模式:与大公司不同,它们不参与新化学药品的发现。
虽然后专利供应商并非新鲜事物,但他们跻身顶级农化公司却并非新鲜事物。2005 年,销售额排名前十的农化公司中有三家(Makhteshim-Agan Industries、Nufarm 和 Arysta LifeSciences)的销售额中有很大一部分来自后专利产品。许多其他公司,包括 Cheminova、Sipcam-Oxon、Chemtura、Cerexagri、Gowan Co. 和 United Phosphorus Ltd. 都跻身世界最大农化公司之列。除此之外,大量小型制造商、配方商和国际贸易商已成为一股强大的营销力量。他们的地位现已根深蒂固,以至于跨国公司都制定了应对后专利生产商竞争的战略。
然而,这一趋势也让该行业面临一系列新问题。对于靠效率和低成本生产赚取利润的公司来说,价格侵蚀是迅速而严重的。对于像草甘膦这样的流行产品,几乎所有的价值都可以在短短几年内从产品中吸走。这给后专利公司留下了寻找成为可持续发展企业的方法的挑战。许多人已经这样做了;其他人面临艰难的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