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 2007/08 年草甘膦价格大幅上涨以来,草甘膦在中国一直受到密切关注。随着老牌公司继续开设新设施,中国的产能尤其受到密切关注。
近年来,随着抗农达作物的广泛种植和免耕农业的推广,草甘膦的消费量大幅增加,2004年至2008年,全球草甘膦消费量平均增长率达27%,远高于全球经济增长率,总消费量已达60万吨左右。
除了中国的企业, 孟山都, 诺托克斯公司 和 切米诺娃 也可以用DEA生产草甘膦原药。一些企业从中国购买PMIDA来生产草甘膦原药,如阿根廷的 阿塔诺尔、印度 Excel 和 萨贝罗以及印度尼西亚 铂。达尔宗.
中国制造
中国凭借其充足的化学工业设施、丰富的黄磷、低廉的劳动力成本和技术专长,完全有能力利用飞涨的价格。中国很快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草甘膦生产国。中国草甘膦产能从 2007 年的 323,400 吨增加到 2010 年的 835,900 吨,复合年增长率 (CAGR) 达到 37%。如果所有其他草甘膦制造商都停产,中国有足够的草甘膦产能来满足全球需求。
产能的快速扩张导致开工率下降,从 2007 年的 60% 下降到如今的 40% 左右。 2007/08年,许多企业在没有成熟技术或配套原料的情况下,也纷纷涌入草甘膦生产领域,以期获得有利的利润。由于近两年半草甘膦市场不景气,这些企业纷纷叫停。开工率高的企业凤毛麟角。
尽管DEA路线是国际市场上生产原料药的主要途径,但在国内仍首选甘氨酸路线;中国约 80% 的产能用于甘氨酸路线,而且这种情况可能会持续一段时间。
影响草甘膦发展的因素
抗草甘膦作物种植面积的增加、免耕种植技术以及化学除草的兴起推动了草甘膦的发展。最近,一些其他因素一直在影响消费,包括抗草甘膦杂草的出现和其他抗除草剂作物的种植。
一是抗草甘膦作物种植面积从2000年到2009年增加了约7510万公顷,年复合增长率为12.1%。未来几年,抗草甘膦作物种植面积增长率将保持在5%到2009年。 10%,为草甘膦的发展提供了足够的支持。
其次,自 1970 年代以来,免耕或最少耕作系统一直在迅速扩展和发展。这种趋势将继续推动草甘膦的消费。 2008 年,全球免耕面积达到 1.05 亿公顷,2002 年至 2008 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 2.4%。
第三,各国都在积极发展生物能源,这也直接促进了草甘膦的发展。生物能源的应用历史悠久,但受到原油、煤炭等传统能源价格的制约。进入21世纪,原油价格不断上涨,刺激了生物能源的发展。2008年全球生物能源产量约为800亿升,主要生产国包括美国、巴西、欧盟和加拿大,占全球产量的90%以上。 粮农组织 预计2015年全球生物能源产量将达到1200亿升,较2008年增长5倍,复合年增长率为5.96%。
尽管在2008年底遭遇全球金融危机,但生物能源发展依然蓬勃发展。在巴西这个世界上生物乙醇生产成本最低的国家,原油低至$35/桶就被认为具有竞争力。由于金融危机导致利润率低,许多原油生产商减少甚至停产草甘膦。只有主要的石化公司,如 壳 继续建立新的生物能源项目,因为他们对生物能源的未来寄予厚望。
发展生物能源意味着粮食的大量消耗,生物能源的主要原料主要是农作物,意味着这些农作物的种植面积将相应扩大,从而带动草甘膦的消费。
尽管草甘膦市场发生了变化,但未来几年的前景仍然非常乐观。人们认为价格已经触底,低技术公司生产的产能已经下降,没有 2007/08 年那样的利润。尽管存在一些障碍,但草甘膦将继续增长,因为没有好的替代品可以替代活性成分。尽管抗药性协议提倡根据标签建议合理使用草甘膦,但它仍然是杂草管理策略的主要内容。然而,增长率不会像以前那么高。根据 CCM International 的研究,未来十年全球草甘膦的增长率将低于 10%。